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以1990年底沪深交易所的建立为标志。
金融当然不只有消极的一面。第二,金融包容性意在金融普惠,但有时候是普而不惠,甚至会出现掠夺性贷款(predatory lending)。
(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住房是居民财富的重要构成,中国居民财富差距很大程度上可以由房产差距来解释。当前,由于金融科技的发达,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贷款可以突破抵押物的限制,金融包容性得以提高。(三)金融与不平等:金融压抑与金融赶超的双重影响 中国金融发展的逻辑内嵌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之中,后者的核心在于经济赶超。金融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增长以及减少不平等,但无论是金融压抑(过度管制以及金融市场不发育)还是金融过度发展(如金融化)都可能导致不平等加剧。但对于金融深度已经很高的经济体(如发达经济体)而言,信贷扩张会导致不平等加剧。
通过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的考察,本文深入剖析了金融发展对不平等的影响机制:适度、规范的金融发展有利于减轻不平等,但金融压抑和过度金融化都可能导致不平等加剧。金融赶超带来的(过度)金融化也导致收入转移、分配恶化。此外,我国还保留了很多资本账户管制措施,如果像加密货币这样的数字资产可以自由交易,带来的问题将会远远多于带来的好处。
不过官方并不接受这些说法。关于应该如何监管加密货币,尤其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没有特别好的既能保障稳定又能发挥效用的做法,但最终可能仍然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显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权衡问题。第一种认为,数字人民币是为了取代现有的移动支付服务。
它是一种面向个人用户的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双层分发机制,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央行数字货币的收益和成本,最终取决于数字货币体系的设计方式。
一方面,如果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也许可以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支付提供一个新的基础设施二是提升金融系统的包容性、安全性,提高支付效率和支付服务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这个平台也可以为国际数据交流提供支持,就是各国保留自己的数据,同时在不提供原始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服务,输出算法、验证或其它服务。数字人民币的设计是清晰的。
引用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究所穆长春的说法,有三件事情尚需要推进:一是开发更加全面的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广泛的使用场景。央行数字货币的收益和成本,最终取决于数字货币体系的设计方式。但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平台衍生出很多新的业务和产品。如果长期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相关活动,有可能会错失一些重要数字技术发展的机会,且禁止也不一定能够长期有效。
与此同时,需要回答一个新的问题,即当所有的数据都集中在央行之后,央行会不会更加关注数据的安全性,而不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生产力。二是进一步优化系统,以保障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如果隐私保护做得不好,公众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意愿可能会降低。加密货币带来的一些新型数字技术,对正规金融体系是十分有价值的,包括代币化、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等等。
需要重视数据安全性和生产力的平衡 从当前中国移动支付体系的格局来看,有两家主要的支付平台,分别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央行数字货币双层分发+无利息支付的设计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银行等金融中介的潜在冲击,这一点对所有央行来说都很重要。禁止加密货币,在短期内可能很实用,但长期看是否可持续,值得做深入的分析。我曾经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些街边小店因听闻政府要对线上支付交易征税而拒绝接受移动支付工具付款。三是今后可能用于支持某种形式的跨境支付。所以有猜测认为,央行开发数字人民币的动机之一是集中支付数据。
当然,可能也有人担心数据被掌握在民营企业手中,是否会带来用户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维度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开始推行数字人民币,目前已试点多年。
有人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提高金融效率、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但也有人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导致银行脱媒,进而推高融资成本、放缓经济增速。二者的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支付宝账户只能把钱转给另一个支付宝账户。
央行数字货币是近期出现的多种新趋势之一。在数字人民币体系中,九家授权机构各自开发数字钱包,这些钱包之间可以完成支付交易,比如买方把钱从工商银行钱包账户付到卖方的支付宝钱包。
这样交易数据就被割裂了。这意味着用户在进行小额支付时,可以直接使用代币并且无需支付利息。首先,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货币,而更像是一种数字资产,原因在于其缺乏内在价值。第四,未来民间机构是否有可能发行有数字人民币支撑的稳定币,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但起码值得思考,利弊得失究竟是什么。
它是一种面向个人用户的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双层分发机制,与银行账户松耦合。未来某一阶段,跨境支付可能会成为数字人民币的重要功能。
显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权衡问题。最后,需要充分考虑长期趋势。
此外,我国还保留了很多资本账户管制措施,如果像加密货币这样的数字资产可以自由交易,带来的问题将会远远多于带来的好处。因此,支付宝、微信的系统尽管数据是完整的,但却是相互分隔的。
更重要的是,有研究表明,大约四分之一的比特币账户持有人以及半数交易活动都与非法交易有关。在非官方的讨论中,还存在其它一些猜测。第一,目前数字人民币只面向个人用户,但未来某个阶段也许可以扩大到向机构发行。但央行将拥有整套数据,客观地说,这对数据安全、信息保护可能是有益的。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目前禁止在中国进行加密货币的交易。进入 黄益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数字货币 。
第三,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并未向数字人民币支付利息,但也不能排除未来某一阶段会考虑支付利息的可能性。我个人理解,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动机主要是支付。
数字交易应该纳入国家的税收体系,这毫无疑问是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官方的口径会说数字人民币主要作为M0的替代品,而非M1或M2的替代品。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